6月21日-22日,河北院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积极分子及部分群众赴西柏坡-正定参观学习,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此活动旨在通过接受西柏坡精神的洗礼,弘扬传承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进一步明确自身担负的责任和使命,齐心协力、团结一心,推动研究院工作更上一层楼。
21日上午,在河北院支部书记、副院长张凤桐的带队下,河北院一行从清华集中乘车赶赴西柏坡。为丰富本次活动内容,党支部提出了“活动从出发就开始”,在乘车途中安排了唱红歌、开展红色知识竞答等活动环节,大家踊跃参与,积极抢答,在歌声与笑语中向着革命圣地——西柏坡进发。

当日下午,河北院一行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学习活动,实地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大院、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毛泽东等故居、西柏坡纪念馆等,通过观看展板、影片和聆听讲解,认真回顾了党在建国前那段辉煌而厚重的历史,领略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宏伟历史画卷。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由支部书记张凤桐领誓,河北院到会党员在庄严的党旗前重温了入党誓词。随后,西柏坡廉政教育馆主任范新平为河北院党支部一行进行了独立授课,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的革命岁月和重大事件,深度解读西柏坡精神。
当日晚上,河北院党支部召开了学习讨论会,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和正定县塔元庄村的变化发展历程,随后与会人员还分享了各自一天的学习体会。支部书记张凤桐在讨论会总结时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执政7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究其原因可以说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顶层设计、坚持统一的指导思想,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使之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而清华大学之所以历经百余年风雨,发展壮大,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治学理念和办学道路,也是在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到“行胜于言”的校风,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到“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等的指导下不断前行。希望各位党员下一步能够围绕研究院中心工作,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2日上午,河北院一行赴正定县塔元庄村学习,大家参观了村民服务中心、文化长廊和村史馆,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塔元庄村的故事,观看了塔元庄纪录片《蝶变》,了解了塔元庄村在总书记的牵挂和党支部的带领下旧貌换新颜的艰苦奋斗过程,深切感受到塔元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带领村民提前实现小康目标的强大信念和巨大力量。

通过本次学习,全体党员增强了党性观念、提高了思想觉悟,一致认为:以“两个务必”为核心内容的西柏坡精神,是党的政治本色,是推动我们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一定要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于心,牢记“两个务必”、树立“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敬岗爱业、求实创新,为河北院事业发展和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做贡献。
河北院常务副院长王志诚、副院长刘维友、原副院长李红芬、院长助理冯宇等参加了相关活动。
办公室 张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