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河北院深度参与“2017清华大学国家形象论坛”

时间:2017-11-29 阅读次数:

2017年11月26日,以“‘一带一路’与品牌中国”为主题的“2017清华国家形象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办公室综合组组长赵艾,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关肇邺作主旨发言,孔子学院总部党委书记、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等发表主题演讲。

当日下午,“2017清华国家形象论坛”还举办了9场专题分论坛,分别从国家品牌理论与实践、企业品牌、对外传播、特色小镇、文创品牌、大数据/社交媒体、京津冀战略等多个方面,对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其中,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院与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了“京津冀战略与国家形象分论坛”。

“京津冀战略与国家形象分论坛”由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河北院院长张华堂和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肖红缨共同主持,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学界专家、政府官员、企业和社会组织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了该分论坛。燕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晟,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万安伦,河北省委组织部正处级巡视员纪国军,河北邯郸市广平县委书记董鸣镝,河北三河市政协副主席兼企业联合会会长刘炜等11位与会嘉宾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紧扣京津冀协同发展内涵、定位与国家形象的关系发表真知灼见,贡献智慧观点,分享心得体会。

张华堂与肖红缨主持论坛

张华堂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他介绍了京津冀战略的内涵、历程,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国家形象塑造与提升的重要意义,期待能够在交流探讨中提出促进京津冀战略发展与国家形象塑造、传播的建议策略。

黄晟发言

黄晟从雄安新区建设、秦皇岛品牌建设、一带一路的教育形象实践进行了阐发。

万安伦发言

万安伦从历史的视角对京津冀文化形象尤其是燕赵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构建路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发和解读 ,提出探索联动的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纪国军发言

纪国军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和挑战问题,介绍冬奥会作为张家口城市形象和国家形象传播建设的契机,强调发展不平衡问题,主张通过做好组织管理服务工作,从人才引进和干部队伍素质入手,提升形象。

董鸣镝发言

董鸣镝结合自己管理经验和实践创新,介绍了基层的广平县在国家形象建设上的使命、责任和担当的实践经验。

刘炜发言

刘炜描绘了三河市企业联合会在新时代新征程路上的锦绣蓝图,指出沿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去发现、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将是联合会一个时期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徐菁蔚发言

河北院(泓谷)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菁蔚博士用一气呵成的报告从大数据支撑的国家形象建设构建,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探讨国家形象的关系,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

徐林旗发言

河北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林旗老师满怀豪情的从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和国家形象的血肉联系和内在一致性,强调人文精神坚守和传统文化弘扬是国家形象的精髓和灵魂。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袁志彬解读了津京冀协同发展的定位和内涵。北京市朝阳区园林绿化局森林公安处处长王礼先从园林绿化的视角阐释了对国家形象构建和社会治理的思考和努力。天津工业大学讲师王海霞和天津工业大学讲师李艳分别从时尚品牌和影视作品角度分析津京冀战略和国家形象构建的关系。

合影

肖红缨作总结发言,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区域形象建设的重要代表,是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和重要责任主体,对于国家形象构建和提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和传播国家形象,人人有责,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发展规划与对外合作部 黄伟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