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京津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污染防控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借此契机,由中国科协、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和清华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生态发展论坛”将于2016年12月举办,目前正在积极筹备阶段。
6月8日上午,《中国企业报》现代金融部崔敏主编来访河北院,就中国生态发展论坛等事宜对张华堂院长进行了采访。

张华堂介绍了首届“中国生态发展论坛”的宗旨和筹备情况,摘要如下: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各类场合有关生态文明的讲话、论述、批示超过60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APEC蓝”“乡愁”等“习式生态词汇”广为人知。近年来,各地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河北省一直以来是国内高损耗、高污染的重灾区,而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河北的生态环境建设一直受到高度关注。
河北地区存在能源和经济结构调整、空气质量亟待改善等问题,我院除着力科技成果转化外,更关注河北的生态发展问题。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所以今年我院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共同承办了“中国生态发展论坛”,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京津冀地区生态问题,协助地方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生态友好经济产业,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清华大学在生态发展理念上是先行者,早在十多年前,以钱易院士为首的科学团队就提出了绿色教育、绿色科研和绿色校园的绿色大学创想。到目前为止,在清华范围内已经充分看到了绿色大学计划带来的成效。清华大学已成立了校级生态文明中心,清华大学有责任也有义务将生态发展理念推广到京津冀乃至全中国。
中国生态发展论坛是由中国科协、中国贸促会和清华大学三家部级单位共同主办的。论坛将依托中国科协与清华的科研力量、贸促会的企业和产业资源,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真正将科研创新驱动以企业为载体落地实践,形成政产学研一体化。论坛的举办将成为清华大学深度参与创新驱动的一次实践,我们几方将全力以赴将论坛做好、做精,以京津冀为基础,探讨生态发展问题,最终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
“中国生态发展论坛”将切实服务企业,急企业之所想,为各行业与学界搭建沟通桥梁,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技术改革,逐步以生态友好产业等未来发展模式代替落后支柱产业。当然,我们也是在逐步的摸索中,希望能够将经济、技术、环境紧密结合,把生态文明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也希望各界朋友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论坛中来,共同为美好的绿色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