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5日,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管理委员会共建医学成果转化协作试点在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总部(京津冀协作创新示范园二期)进行签约仪式。三方共建医学成果转化协作试点,旨在通过服务医院和科研机构,将最新研究成果孵化和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方法,高效快捷的推广到临床,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创新型可应用技术、方法和药物等。试点建设争取政府定向引导、试点政策支持为助力,吸引金融机构投资孵化,使院校企深度融合,探索河北省生命健康产业成果转化高质高效新途径。

会议伊始,石家庄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丁飞燕做开场致辞,祝贺医学成果转化协作试点成立,对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将产生重要意义。希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在科技创新、招才引智、决策咨询、项目发展等方面给予高新区更大力度支持,共同开辟互利共赢新赛道,为高新区打造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高地注入新活力,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新动能。丁飞燕表示高新区也将持续做好资源对接服务,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全力做好服务,为推动医学成果转化协作试点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坚决扛起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擦亮“中国好药、石家庄造”这张产业名片,努力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河北省卫健委科技教育与国际合作处处长刘琳作为特别嘉宾出席本次签约活动,刘琳介绍河北省现已初步建成了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是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转化为产业增长动能。希望三方组成的创新联合体建立创新机制、整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营造创新文化,引领我省医学科技成果转化。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院长甄树宁介绍研究院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孵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面向市场的科技成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高科技创业企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研究院将提供清华大学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方法等科研成果,为医学成果转化试点提供项目源的支撑,并协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完成所需项目的跨学科、跨专业研究,同时将创新项目引导至国际生物医药园进行产业化落地,提高成果转化的质与量。为创新产品从研发到应用到落地“修渠引水”,加速推动科技供给转化为创新动能。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潘文森在致辞中介绍医院的历史、成就及转化医学领域的进展,并强调医院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好的需求从临床实践中来,生物医药产品大多需要在临床中验证,最终多数好的生物医药产品也需要在临床诊疗中应用。潘文森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期待,在医学成果转化中三方携手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助力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生物医药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立才表示生物医药园将全力做好对接,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协调园区平台、企业等各方资源,为试点转化项目提供产业服务,包括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央创新区共享实验室)对接及推荐园区企业合作对接,促进项目研发和落地转化,提供投融资渠道和路演机会等。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转化医学中心主任张朝军代表试点建设工作组介绍医学成果转化协作试点建设方案。


未来在各方领导的领导下,医学成果转化协作试点将成为连接科技创新与临床应用的重要桥梁,也将成为科研人员与临床医生联合研发、创新成果验证、展示的平台、跨专业、快领域交流的渠道,从而使医工结合的的科技成果更好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解决临床实际需求为目标,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大众。科技成果转化这条路道阻且长,相信在产学研金用多方共同努力下一定是未来可期。
生命健康创新部 何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