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河北院党支部赴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时间:2020-10-22 阅读次数:

2020年10月22日,在河北院支部书记、副院长张凤桐的带队下,院党支部党员、积极分子、群众一行13人赴保定阜平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为丰富本次活动内容,党支部提出了“活动从出发就开始”,把车当作“移动的会议室”,在途中开展了唱红歌、开展红色知识竞答、自己做导游,提前自学后给大家讲解晋察冀边区的革命历史知识等活动,大家积极抢答,踊跃参与,对将要前往的目的地的革命历史及背景有了一定认识和了解,为当天的参观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

中午,党支部一行抵达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先后参观了展览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和后山防空洞。通过观看展出文物、照片等历史资料,大家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革命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

1937年,聂荣臻同志以阜平为起点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我党我军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战八年中,根据地军民和日伪军作战三万二千余次,毙伤日伪军三十五万余人,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地军民击退了蒋介石的多次进攻,不断扩大和发展了解放区。晋察冀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到了“坚强堡垒”的作用,对全国战略反攻和进军东北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是毛泽东主席进京之前唯一完整保留的居住旧址。1948年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央机关从延安来到城南庄,在此居住35天。其中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宿办室,还有军区作战科、电话室和会议室。后山脚下有一条长约128米的防空洞,是由晋察冀军区工兵连的战士人工挖凿而成的,依旧保存完好。

参观结束后,大家怀着对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的深切缅怀和崇高的敬意,在党支部书记张凤桐的带领下,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庄严的承诺。

在返程路上,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纷纷畅谈自己参观学习的体会,大家对晋察冀边区军民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的重大贡献印象深刻,感触颇深。边区军民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等一系列游击战法,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在此居住工作期间,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审时度势,调整了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主席还亲自起草了《纪念一九四八年五一劳动节口号》,第一次具体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成为新中国成立的动员令。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继承晋察冀边区的革命传统,学习边区人民的革命精神,坚持“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继续扎实工作、努力奋斗、开拓创新。

办公室 张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