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平台 - 数字经济 - 平台 - 正文
数智物流研究中心

时间:2024-05-14 阅读次数:

数智物流研究中心于2023年由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与国信铁路实业(北京)有限公司 联合共建,核心合作伙伴包括全国煤炭交易中心、 国铁建信、 首铁资源网、中科富创等。 研究中心坚持新技术重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方 向,坚持系统化、结构性的思维导向,坚持数实融合、数智赋能的产业目标,以数字基础 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为基础,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 促进物流产业智能化和数据价值化, 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人才链高质量协同发展,推进降本提质增效。中心主要团队人员来自中科院、清华、北航、北邮等多所知名院校。

(1)中心概况

数智物流研究中心于2023年由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与国信铁路实业(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核心合作伙伴包括全国煤炭交易中心、 国铁建信、 首铁资源网、中科富创等。

研究中心坚持新技术重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方 向,坚持系统化、结构性的思维导向,坚持数实融合、数智赋能的产业目标,以数字基础 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为基础,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 促进物流产业智能化和数据价值化, 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人才链高质量协同发展,推进降本提质增效。中心主要团队人员来自中科院、清华、北航、北邮等多所知名院校。

(2)主要研究方向

1、“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运营网络及物流场站、园区、港口、码头规划及工艺科学布局, 推动建设以铁路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标准体系与数智化运营体系;

2、城市区域物流产业及空间布局规划,城市物流共配(含城市应急物流)体系规划与建设方案;

3、城市及县、乡、村快递末端及物流共同配送平台规划及建设方案;

4、企业供应链网络科学布局、节点科学选址、路径科学优化及数字仿真、高级排程应用;

5、行业、区域和企业供应链物流数智云运营平台规划及方案设计;

6、场站、园区、码头和智能仓库等场景边缘业务数智管控系统规划设计;

7、物流场景人工智能数字模型、算力池化、优化算法研究和应用;

8、服务于各类物流场景运营需求的包括IAAS、MAAS、PAAS、SAAS完整云技术服务模式研究与设计;

9、运贸融科一体化,以及产业供应链金融的应用与孵化;

10、智慧物流和绿色低碳物流技术与运营方案规划与设计。

(3)专家智库

甄树宁

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院长,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曾任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管委会委员。


周晓光

教授, 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后留学日本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曾任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处处长、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客座教授、东京大学JSPS研究员。2008年~2012年受教育部派遣分别任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教育领事、日中友好会馆留学生事业部部长。

现任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教育部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通信学会设备制造委员会委员、国家“物流中心自动化装备及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聘专家。

完成国家、省部级等科技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3800余万元,发表论文100余篇,完成教材和专著10本,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 软件著作权10项。美 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神户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积极开展学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李刚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

研究方向:雷达信号处理、遥感、信息融合、数据驱动医疗健康等。

学术成果:长期从事雷达信号处理研究, 提出一系列运动目标检测与成像方法,应用 于多部实际雷达系统,有效提高了雷达对运动目标的探测与识别能力。主持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际合作、装备预研、行业技术攻关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 150 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


王锋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有高级工程师、“企业舵手”之称,现任中科富创联合创始人 名誉董事长,拥有20多年大型央企的行业实体企业1号位工作经验和行业资源沉淀。曾担任原 邮电部539厂党委书记、厂长,中国普天物流技术公司总经理、董事长,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 股份公司总经理;主导和参与了全国大部分主要邮电枢纽的建设; 承担了30多项国家863计 划、重点试制、重点产业化项目的研制和实施;主导并研制了适用于邮政、医疗、图书烟 草、军队应急保障等多行业多场景的智能分拣控制系统; 为物流技术行业培养了上千骨干技术人员, 2002年被21世纪经济频道评为行业首位“物流技术行业领军人物”。


薛秦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 高级工程师,中科富创(北京) 智能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专家 顾问。从事过IEC标准管理、分组数据交换研发、低速数据工程等工作, 历任邮电部邮电工 业标准化研究所任党委秘书、团委书记、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技术发展部、中国普天信息 产业集团公司技术质量部副总经理、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主要从事集团公司的技术管理、成果管理、质量体系、计算机网络等工作。

个人主要业绩:

曾兼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设备制造委员会秘书;

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科协秘书;

曾任国家经贸委国家级新产品评审专家;

2001年被聘为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


张延安

清华大学EMBA,山西金达兴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 首铁资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裁。

于1999年创办山西金达兴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并联合山西潞安集团、山西煤炭进出口 集团、山西能源产业集团、北京铁路局等企业组建了北京铁路局第一个自动化铁路煤炭战 略装车点。 曾牵头与北京铁路局在张家口组建第一个环保型全自动铁路煤炭集运基地,联 合北京铁路局投资创办首个以铁路物流与大宗商品为主的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及多式联运供应链管理平台,即首铁资源网。

长期从事大宗商品的生产、贸易及流通领域, 尤其铁路物流多式联运的项目运营。在互 联网与数字经济时代, 一直带领所属企业积极探索、创新。 2017年曾率首铁资源网与清华 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联合共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院物流研究中心 ”,开展基于物联 网、大数据、区块链及共享经济等新一代前沿技术在物流领域的“产学研用 ”一体化新模式。具备丰富的铁路物流园区、多式联运项目、物流数字化的运营实践经验。


付正桥

西北大学硕士, 中科富创科技和中科富创智能创始人及董事长,先后曾担任中国普天 物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下属合资公司总经理; 中科院下属企业中关村科学城副 总经理,中科富创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有着丰富、全面的企业管理和上市运作相关工作经验。上世纪90年代年独自开发了邮电工业企业最早的财务软件,主导并参与长安汽车、柳 微汽车最早的信息化系统的主要软件开发,组织并参与20多项国家863计划、重点试制、重点产业化项目的可研论证、申报和研发实施相关工作。2003年被派往日本丰田汽车总部研修精益生产;曾担任西部矿业上市工作组组长, 全 程参与并主导了西部矿业上市规范申报和发行相关工作。 2009 至今创办了中科富创科技和中科富创智能两家拟上市公司。

(1)研究概况

1、基础理论及技术研究, 包括基础理论、基础算法、网络技术以及物联网等基础技术 的研究, 致力于解决物流网络实际复杂问题、提高运算效率, 促进新技术的落地; 基础算 法包括大语言模型算法、深度学习算法、 高级排程算法、物流路径规划算法、车货匹配算法等。

2、应用场景及技术研究, 研究深度学习、 云边端技术、超融合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和 大语言模型在物流场景的应用,旨在提升企业物流运营效率、增强物流运营灵活性,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3、创新理论及技术研究, 重点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物流技术、深度学习在运输行业 、智能物流技术在物流节点和设备终端的应用,用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安全性及可持续性。

(2)成果应用

围绕多式联运、智能物流、城市共配、快递末端等物流场景的网络化系统结构特性, 采用云边端系统平台技术架构,基于数据模型、算力池化、优化算法和模块化低代码应用 开发平台,研发网络化场景数据总线、智能控制塔、数智云运营管控平台、边缘融合计算 机、终端智控模块等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包括IAAS、MAAS、PAAS、SAAS完整的云技术服务模式。


(1)潞铁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数智化运营平台项目案例

潞铁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数智化运营平台是潞铁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为推进煤炭枢纽 园区数智化转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建设国内一流的智慧绿色物流枢纽,成为全国煤炭战略枢纽的智能化运营示范基地,而打造的综合性运营平台。平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发布的“加快数字基础 设施建设,利用数智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以及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智能化水平,促进我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以“全息感知、全景管控、智能决策、自主运营 ”为目标,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平台上线后, 实现园区生产运营、物流运输、仓储调 度等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及无人化管控,大幅提升了园区的管理水平、效率及吞吐能力,降低园区运营安全风险,促进降本增效。园区二期紧密贴合“一带一路”战略和“供应链+区块链”双链融合,目标是打造物 流、商贸、供应链金融及科技的物贸融科一体化平台,按照“结点成链、结链成网”的战略框架,形成区域性物流综合竞争优势。

(1)国信铁路

国信铁路实业(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国信铁路”)成立于2021年, 是由中国铁路 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国铁建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牵头投资的铁路集疏运产业投建与运营、 供应链及贸易服务企业。国信铁路以铁路集疏运产业投融资、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市场化运 营、产业协同发展为核心业务, 旨在充分整合国铁全路资源及物流、技术、资本等方面的 资源, 推动构建数字经济时代下以铁路及多式联运绿色物流体系为主导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运营新体系。

(2)全国煤炭交易中心

全国煤炭交易中心是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化煤炭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加强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和 能源高标准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煤炭流通领域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家铁路集团联合煤 炭、电力、钢铁、港口、地方交易中心等35家煤炭上下游优势企业,共同组建的“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国家级煤炭交易平台。

平台于2020年10月28日正式开业运营,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领导下,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做好监管支撑,遵循市场规律,促进经济 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以行业大数据中心建设为基础和纽带,以持续拓展平台功能和生态 、提升服务能力为抓手, 着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努力打造集煤炭产供储销及运行 信息于一体的煤炭交易实现中心、价格发现中心、供应链服务中心和监测预警中心。逐步 建成“服务全国、辐射亚太、影响全球”的能源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努力成为深化煤炭及 能源市场化改革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领跑者,成为保障市场平稳运行的“助 推器”和“压舱石”,成为煤炭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探索者和交易规则、体系标准的制定者。

(3)国铁建信

国铁建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铁建信”) 成立于2016年, 由中国铁路投资有 限公司和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是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旗下能进行广泛 市场化投融资的平台。国铁建信充分利用中国铁投、建信信托的股东背景优势,主要通过 发行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围绕铁路产业类企业和铁路相关产业进行股权投资, 推动铁路资产保值增值。截止2021年12月, 国铁建信在管资产规模近70亿元。

(4)首铁资源网

首铁资源电子商务(天津) 有限公司(简称“首铁资源网”) 成立于2013年,是为顺 应铁路货运改革要求, 由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投资的“互联网+”供应链服务 企业。首铁资源网以打造国内领先的铁路供应链“互联网+”平台为目标,围绕“平台+运 营+金融”的战略主线,以创新智能物流、金融物流、供应链物流产品为依托,创新铁路经 营模式, 融合铁公海优势资源,以专业的物流服务、便捷的金融服务、先进的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准时、快捷且经济的一站式、门到门全渠道物流解决方案。首铁资源网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创新型多式联运供应链服务为驱动,具备铁路、公路、海运多式联运资源及市场运营能力, 以及信息技术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集成、实施等科技驱动创新研发能力, 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和切实价值。

(5) 中科富创(北京)智能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中科富创,是业内首家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创性的采用计算机系统 架构和工作原理,将IT、OT、CT和DT技术进行高度融合的公司。公司核心技术为:数据总 线、智能控制塔、云+边缘计算协同、数字孪生等,基于 以上技术,公司按物流场景类型 进行产品标准化,通过将场景要素进行数字化,实现场景业务数字资产化;将场景业务的 管理决策、计划、管控策略和控制逻辑一体化,实现场景业务管控智能化。此外,公司针 对各类物流目标场景,自主研发一系列“超融合计算机”和“互联网数智平台”,先后应

用于中国中车、华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国重汽和纳通医疗等多项场景。

(1)实验室简介

物流AI实验室是数智物流研究中心下设的专注AI技术及理论知识研究的研究机构。实 验室主要专注于物流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它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提高物流运营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

(2)主要研究方向

1、各类物流场景数字总线、流程数字模型及作业仿真、智能化运营调度计划及策略优化;

2、网络运输路径优化、车货匹配和智能调度;

3、企业供应链、多式联运、园区、港口、码头物流作业高级柔性排程;

4、基于各类物流场景数智运营的智能体形态及应用平台;

5、数据中心储算一体化资源池化软件;

6、物流运营系统云、边、端智能协同控制塔。

(3)研究课题

1、基础理论及技术研究

包括大语言模型算法、深度学习算法、高级排程算法、物流路径规划算法、车货匹配算法。

2、应用场景及技术研究

包括深度学习、 云边端技术、超融合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和大语言模型在物流场景的应用。

3、创新理论及技术研究

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物流技术、深度学习在运输行业、智能物流技术在物流节点和设备终端的应用。

(4)成果应用

采用IT、OT、CT、DT融合技术,云、边、端智能协同的物联网系统架构,围绕多式联 运、智能制造、城市共配、快递末端等物流场景,基于原有的IT业务系统, 构建“全息感知、全景管控、智能决策、自主运营 ”的智能体及数智化应用平台。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数智物流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清华科技园内创新大厦B座204

邮编:100083

网址:https://tsinghua-dilrc.zkfczn.com/#/home